1615102-32陈萱
微风徐徐,我独自坐在这个崭新的塑料广场上,望向那高级的自动门和围得严丝合缝的栅栏,那高耸的建筑和不定期开门的体育馆,再看向周围的人群,他们有的沉思,有的欢笑,散步的,玩耍的,嬉闹的,仿佛一切如故,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人在思念以前那个简简单单的草地广场?
打我记事起,草地广场就已安安静静的呆在了那里,记忆中,进入草地广场有四条路,东南西北各一条,每条路都各有特色,西边那条路,是一个大约倾斜35度的小斜坡,斜坡被水泥糊过,所以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大马路,斜坡的右边种满了迎春花,每当三月来临之际,那黄绿相间的植物总能格外引人欢喜,经常路过斜坡时,从地上拾起一朵刚刚落下却又完好无损的花簪入发间,喜滋滋的对着妈妈说:“看!妈妈,我是不是好美,比花还美。”妈妈就笑骂一句:“你这不知羞的,小小年纪,还知道什么美还是不美哦。”斜坡的左边是一个露天的阶梯篮球场和一些儿童的娱乐设施,记得在无数个炎热的夏夜,我总和父母来到这里,一边吃着我的小冰棍,一边和周围人群一样激动的喊着:“某某队加油,某某队漏油。”在那个露天的篮球场消磨了无数夏的炎热和喧闹的蝉鸣,南边那条路,是一个大约二三十级台阶的楼梯,楼梯的两边是外表看起来早已经灰白破败的民房,但民房里住满了人,到了夜晚一盏盏灯亮起来,虽微弱但那却是家的温暖,这个楼梯记得我就从未老老实实的走过,要不绷着跳上去,要不就两步三步的跨上去,要不就和小伙伴玩着游戏,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就走上去,比赛谁先爬完楼梯,小时候从未有过安全意识,在楼梯上追追打打,不知道在楼梯上摔了一跤,流了多少血,不知被家长骂了多少次,也还是百摔不怕,小孩总是精力满满,但也还是有累的时候,累了就坐在楼梯的青石板上,望着远处的老房子发个呆,东边那条路,是一条窄窄的,仅能一个一个人走上去的楼梯,那条路离我家最近,也是我走的最多的那条路,楼梯旁有桑树,小学时风靡的养蚕,那棵桑树也是历经折磨,被无数双小手“辣手催叶”,但那一双双手扯过去的是桑叶,也是一条条新生命足以成长,繁衍的希望,也是一个个小朋友慢慢学习耐心,爱心的体现,北边那条路,也是一个斜坡,不过这个斜坡较西边那个要长,弯折许多,穿过几许人家,途经几缕炊烟,这几条路各有其特色,到那都是我深爱的广场的一部分。
广场大概就是一个两百米一圈的煤炭跑道包围而来,再一圈鹅卵石子小路,中间就是自然生长的草地了,这草地总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幻而给人以不同的美感,春天,草地冒出了小尖,坐上去有点扎扎的,却总还是绿油油的,有种生机勃勃在肆意生长,夏天,是这草地最茂盛的时刻,那般苍翠,秋天,原本翠绿的草染上了些许黄,草地长势最高的地方竟能没过了我的小腿,这时候小孩子们就要开始出来捣乱了,将草与草之间打个结,让行人走过时,直接绊倒,然后摔了个狗吃屎,哈哈哈,但就算是这样,也没见几个行人发过脾气,总是乐呵呵的,冬天,南国的雪总是薄薄的一层,所以这草地也总是绿白相间的,雪与草谁也遮不了谁,斗不了彼此,倒自生一派融洽,在这广场上放过的风筝,抓过的四脚蛇,看过的电影,散过的步,一帧帧像电影般不断放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们那里旅游城市计划的推进,我心爱的大广场就成了第一个牺牲品,挖掘机开进了我的广场,挖走了我爱的草地,更挖走了我的回忆,随着工程的一步步开展,我的四条路只剩下了一条,民房不见了,篮球场不见了,楼梯不见了,迎春花不见了,桑树不见了……没了,都没了,新修起来的广场崭新又美丽,不在影响市容,政府很满意,而我呢?
物是人非,草无忆无,我不要繁花似锦,只愿它绿草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