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欢迎您!

迎评创建2024开学典礼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教学动态>>正文

突显“中国元素” 做好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认真开展“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思政教育”的主题教研活动
2019-10-14 16:24  

为了切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好公司党委关于“三全育人”工作部署,10月10日下午,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全体老师围绕“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员工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文婧老师主持。

每位老师轮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想、体会和方法。大家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经过认真的研讨,思想认识高度统一,认为在今后的外语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

   转变观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以往的课堂存在单纯把传播知识和掌握知识点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只盯着如何提高员工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倾向。现在,老师们转变观念,都在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强化思想引领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员,更好担起员工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确立课堂的情感目标。大学英语课程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以往在实际教学目标设计与定位中存在一些问题。绝大部分的课堂注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不明确。通过这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重构教学目标很重要。大家认为在教学目标中应设计更新的德育目标,比如培养员工谦虚、好学的品格;培养爱国情怀,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实现这些目标。

突显“中国元素”的教学内容老师们表示,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下中国热点问题,选取“新鲜出炉”的国家政策文件或者会议精神进行解读,选用一些十八大以来的中央文件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等方面文献的英文版、人民日报社论或时评等,引导员工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对接国家战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分组讨论和中译英等练习形式,培养员工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贯穿“润物细无声”于各教学环节。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语言教育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英语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价值体系。老师们一致认为,思政教育不必刻意为之,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通过相关的例句传达正能量,通过让员工讨论国庆做了什么,既传授阅兵及群众游行相关的热点词汇,又培养员工的爱国情怀。结合课文主题,通过分组讨论及角色扮演、访谈等课堂活动,帮助员工树立奋斗的意识,以及对待友谊、爱情婚姻、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正确态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们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项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无缝对接”和“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将思政教育融于外语教学中是每位英语老师的责任,以后将更加努力,共同探索构建英语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的格局,为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供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