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中文系于2024年9月份开展新进教师公开课活动。
一、徐雅琴《班级管理》
2024年9月18日上午第3节课,徐雅琴老师在市测楼511为2205602班讲授《班级管理》。中文系曾娟、吴正锋、夏多多、钟应春、燕妮、闻滨、木克然等老师参与听课。
本节课围绕中学阶段亲子沟通障碍这一核心议题,展示了四位班主任针对同一问题设计的不同主题班会案例,通过对比四个案例,让员工领悟其中蕴含的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思路,并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开展主题班会的技巧和方法。

徐雅琴老师引导员工们细读了每个案例,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积极总结出各个主题班会的优缺点。他们发现,有的班会设计虽然形式新颖,但内容过于浅显,未能深入挖掘亲子沟通的本质问题;有的则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员工们也肯定了那些能够结合员工实际、注重情感交流、提供具体解决策略的班会设计方案。这些讨论为他们日后设计主题班会积累了经验。
听课老师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是教师亲和力较强,师生互动频繁,员工参与度较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从具体案例到理论分析的衔接和过渡不够流畅,建议在引导员工分析案例时应当有所侧重,落脚于案例本身对员工日后班级工作的启示;另外,教师对员工的关注和回应有所不足,建议多对员工的回答进行肯定、引导和点评。在教学细节方面也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PPT的美术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做到趣味性和审美性、思想性的统一。
二、木克然木·艾合买提《语言学概论》
2024年9月20日上午第3节课,木克然老师在2教216教室为2305506班讲授《语言学概论》。集团督导团长方乐、中文系曾娟、李晓钰、罗孝廉、王林飞、王泉、夏多多、许莲花、臧志文、钟应春、燕妮、闻滨、乔鹏、徐雅琴等老师参与听课。

木克然老师花费较多时间回顾上节课内容,复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接着导入本节课,介绍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包含系统、语言系统、语言系统的特点。讲述语言系统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课后各位听课老师进行点评,并给出了珍贵的建议。主要有:控制好课前复习环节时间,不要超时间。课程主题要简洁清晰。导入环节用明确的语言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让员工知晓课程主题和内容。课件制作、举例说明等应该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员工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够被充实有趣的课件吸引注意力。
三、闻滨《文学概论》
2024年9月23日上午第3节课,闻滨老师在2 教 512为2205508班讲授《文学概论》。集团督导团长方乐、中文系曾卫军、李晓钰、丁珊、罗孝廉、王萍、臧志文、张大联、钟应春、燕妮等老师参与听课。

闻滨老师围绕“文学的性质”,讲述“文学是审美的艺术”。审美是人特有的活动。文学作为审美的艺术,主要表现为文学的情感性、形象性与超越性。通过引经据典、案例分析、图文结合、绘制概念关系图表等方法,讲授有理有据,生动有趣,让员工们很好地理解了关于“文学是什么”的基本问题。

评课环节,老师们一致肯定闻滨老师的授课内容充实,课堂氛围良好。同时,大家也提出几点建议:一是理论讲授要注重案例分析,做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二是做好互动环节,把握好课堂节奏;三是要注重课程思政,着力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以体现理论自身的阐释价值与文化内涵。
四、杨玲《中国古典诗词》
2024年9月25日上午第7节课,杨玲老师在管理楼313教室为2305504班讲述《中国古典诗词》。中文系曾娟、丁珊、罗孝廉、王萍、夏多多、许莲花、张大联、钟应春、燕妮、闻滨、乔鹏、木克然、徐雅琴等老师参与听课。

杨玲老师授课内容为“初唐四杰-王勃诗歌鉴赏”。首先通过一个短视频向大家展示了王勃的“早年才华-仕途坎坷-溺水身亡”的生平经历,紧接着介绍了王勃文学创作的初唐诗坛背景,及他在个人文学创作的整体情况及其文学风格特点。选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为代表作品分别从诗歌内容、意境描绘、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情感内涵及价值观等角度展开了深入赏析。课堂中引入员工互动分享环节、积极引导员工独立思考、注重将课堂内容与思政要素相结合。

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们肯定杨玲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形式丰富,氛围活跃。大家也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授课内容可以更深入些,适当加入扩展延伸部分;二是要做好授课节奏把控,防止为了赶进度而语速过快;三是授课时要注意控制口头禅的高频出现等。

听课评课是观摩课堂、反思教学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老师们相互切磋,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文系将继续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锤炼精湛的教学艺术。
(一审:张宁 二审:刘祥友 三审:彭海华)